1、 當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時,員工和公司合同需要在工作場所達成一致。如果公司搬遷,工作場所發生變化,則需要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需要單位與員工之間的協議。未達成協議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但需要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相關法律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地址和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地點(五)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列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除前款規定的必要條款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培訓、保密等事項,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三)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條件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訂立的勞動合同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1)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議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并解除勞動合同(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訂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的勞動年限支付在本單位工作,標準為每年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經濟補償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公司搬遷涉及員工工作場所的變更,需要變更勞動合同。此時,企業需要與員工協商。協商不一致的,企業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并支付相關費用。以上是魯巴小編帶給您的相關信息。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