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否停止工作并解雇員工以支付賠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的規定,如果企業停止工作并終止勞動合同,則需要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減少20人以上或20人以下的員工,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后,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減少裁員計劃:
(1)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2)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3)企業仍需減少裁員(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的其他重大變化,導致在裁減人員時無法履行勞動合同的,優先保留下列人員:
(1)與單位簽訂長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3)家庭中無其他就業人員,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裁減人員,并在六個月內重新招聘人員的,有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需要扶養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通知被裁減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處理被裁減人員:,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1)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議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并解除勞動合同(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訂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的勞動年限支付在本單位工作,標準為每年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經濟補償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如果企業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解雇員工,可適用《勞動合同法》第41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并支付機構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式及相關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政府征地賠償不同意能強制執行嗎
2021-02-17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安置房屋私下被售能否索要補償費
2021-02-12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以及糾紛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