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申請再審符合一定條件的,法院才能立案。申請再審的主體: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當事人死亡或者喪失主體資格的,其權利義務的繼承人應當提交兩份申請書和兩份申請書;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或主體資格證明;以新的證據可能改變原生效判決為由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一審、二審判決書原件
三、申請書載明的事項:申請人和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有效聯系方式);明確具體的再審請求(明確生效判決、調解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糾正);依法申請理由四、申請理由:有新的證據可能改變原生效判決的;主要證據不足或者不具備證明力的;原生效判決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對同一法律事實或者同一法律關系有兩份相互沖突的生效判決書的;引用法律規定錯誤或申請無效且法律尚未生效;違反追溯法律規定的;民事賠償調解協議違反自愿原則,內容違法或者損害國家、社會公眾和其他人利益的;審判程序違法,影響案件公正判決;(五)期限: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應當在判決、調解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人民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原審人民法院決定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起再審,裁定再審。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提請再審
但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對各級人民法院依法生效的決定提出抗訴的除外,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只能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發現有應當對統計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提出抗訴的情形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請求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應當提交原審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交。當事人可以因任何原因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案件的審理。暫停執行原審的命令。另一個合議小組。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抗訴案件的再審。再審案件的判決和調解
5。審判期限和量刑(適用一審程序的,按照一審案件的審判期限執行;適用二審程序的,按照二審案件的審判期限執行)。
6。再審次數限制(一次)
中國的法律制度實行二審終審制度。有法定理由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審請求。復審時,應當提交再審申請。申請書中有法定文件的,應當提交:。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交通事故法醫鑒定應注意什么
2021-02-10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