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理賠條例
用人單位為職工辦了工傷保險,爾后一名職工診斷患2級職業病,勞動行政部門做出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構成3級傷殘。請問這名工傷職工的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站負責還是用人單位負責?其法律依據何在?
律師:
一、工傷事故的概念:是指工人、職員、個人雇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場合內,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傷亡的突發性傷害事故。除此之外,還包括患職業病。
工傷事故的法律特征:
1、工傷事故是發生在企業(包括私人雇工)中的事故。具體而言,是指在我國境內所設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單位、私營企業、三資企業,以及雇傭他人從事勞動的個體工商戶或者合伙組織。國家機關和依照或者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所在單位支付費用。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等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民政部門、財政部門等部門參照本條例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后施行。【注:《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
2、工傷事故是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雇用的職工遭受人傷亡的事故,包括負傷、殘廢、死亡三種,不包括財產損害。這里的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注:《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一條第一款】
3、工傷事故是職工在執行工作職責中發生的事故。判斷工傷事故,工作時間、工作場合、由于工作原因所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是關鍵因素,即只要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合、由于工作原因所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就是工傷事故。
4、工傷事故是在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產生權利義務的法律事實。工傷事故一經發生,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便構成了一種損害賠償的權利義務,這種賠償的權利義務并不因工傷職工自身是否存在過錯而有所改變,但是,用人單位在賠償之后,如果職工自身對事故發生存在過錯的,如違章操作等,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廠紀廠規對職工作出處分。
我國立法對工作的規定。
1、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職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職工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既可以是職工駕駛或坐的機動車發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職工因其他機動車事故造成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委托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07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