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犯罪一定要解除勞動合同嗎?
二、探討的問題
1、在張某待崗期間,公司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法與其取得聯系的情況下,是否存在管理失當,從而面臨“服刑期滿后才解除勞動關系是否合法”的問題?
2、如果解除勞動關系合法,是否需支付其服刑期間待崗待遇?
三、法律意見
1993年某月張某就和中-鐵某公司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到2013年2月,已20個年頭,依據現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屬于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若非依法定或約定事由,一般很難和其解除勞動關系,但張某因2008年10月某日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又6個月,其間減刑6個月,加上前期羈押時間,實際服刑3年整。中-鐵某公司依據有罪判決、服刑的事實及《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6款的規定,已向張某發出了《關于解除張某同志勞動合同關系的通知》。從形式上看,符合法律的形式要求,已發出的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并無不妥,但本律師認為,還有一些值得探討和斟酌的地方。
(一)法律對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從法律的文義解釋上看,中-鐵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無不妥,但目前該法律規定略顯粗燥,還沒這方面的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但從法理上分析,不符合法律解釋學的合憲性解釋及社會學解釋
1995年勞動法第25條第4款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2008年1月《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6款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2008年9月《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第7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1995年1月《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條規定,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解除勞動合同。同時對刑事犯罪的范圍做了界定。同時,我國《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上述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對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做了羅列,單位要解除與張某的勞動合同沒有明顯過錯,況且對一個判處實刑的待崗人員,既不能參加單位的上崗工作安排,也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刑事犯罪范圍。但上述法律規定用的“可以”或者“可”,而不是法律上與其對應的“應當”或者“應”,“可以”或者“可”的法律用語將是否與犯罪人解除勞動關系的權利賦予了用人單位,要不要解除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綜合考慮社會穩定、社會責任、憲法權利、立法本意等多種因素后決定。“應當”或者“應”的法律用語就是“必須”、“必需”或者“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沒有選擇權,必需按照法律的規定辦理。
中-鐵某公司行使選擇權,選擇解除與張某的勞動合同的時候,一定考慮了社會維穩的成本、國企解決適齡人員就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以及憲法賦予每個適齡公民勞動的權利等情況,在這個基礎上解除和張某的勞動合同關系既合法,又合理,也合情,并無不當。
我認真學了梁*星教授的新作《裁判的方法》之社會學解釋,我們作為一個國有用人單位對服刑期滿的人歧視,并選擇了解除勞動關系,這就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社會上其他國有單位、民營單位、外資企業、個體工商戶沒有理由不模仿,全社會千千萬萬個用人單位都這樣做,類似張某的刑事犯罪人將無法參加勞動,無法獲取生活來源,最終無法行使憲法賦予他勞動的權利,他除了去死,別無選擇!中-鐵某公司也可以從這個角度重新考慮。
(二)是否需要給犯罪人發放服刑期間的工資或生活費,目前沒有法律規定,但是從比較法的視角進行分析,一般不需要支付任何非人身性質之外的費用(包括工資或生活費等),刑滿釋放前的工資或生活費一般不宜發放,即使發放了的也可以要求退回或單位采用其他途徑追回
在犯罪分子服刑期間有單位為其支付費用(工資或生活費),目前沒有先例,我們也沒有聽說過有相同或類似的情況。在既沒有法律規定,也沒有因循成例的情況下,梁*星教授告訴我們的方法是比較法解釋。前些年發生過成*杰(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案件、陳*同(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案件、陳*宇(前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案件,近年發生的薄*來(前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案件,他們在羈押或者服刑期間,肯定有不同于一般的優厚條件,比如秦城監獄的單間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至羈押時起再也沒有領取過國家支付的費用(工資、津貼等),那么張某是否支付費用,我們稍加比較,其結論自然得出。
(三)公司出具的解除勞動合同的遣詞造句需要斟酌,不然顯得公司的法律文書既不嚴謹,也為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抓住把柄
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文件中用了“同志”(標題中),內容中用了“已嚴重違反公司勞動紀律”等。“同志”的《論語》解釋是“志同道合的人”,既然張某與公司其他員工是“同志”,那么解除了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的勞動合同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張某是一個待崗人員,待崗期間不在單位,怎么可以說他“已嚴重違反公司勞動紀律”呢?本律師建議這些法律用語一定要嚴謹、細致。
(四)對于強奸、搶劫、爆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累犯及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故意犯罪等,這些犯罪具有三大特性(不一定同事具備),一是故意;二是重大;三是多次,本律師建議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屬于什么法
2021-03-24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