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勞動合同要不要遵守保密協議
一般情況下,就是公司在找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會要求另外簽一份保密協議,但有些公司為了逃避責任根本沒有簽勞動合同,可為了保護公司獨有的技術還是跟員工簽了保密協議。
實際中,簽了保密協議跟簽沒簽勞動合同沒有直接的關系,只要是簽了保密協議,那么雙方就要遵守協議內容,如果產生違約糾紛,就只能雙方看看能不能協商解決,不成的話最后只有走訴訟途徑,而不是找什么勞動仲裁、勞動調解等。
由于已經簽訂了保密協議,那么違反協議規定的應該按約定的處理,如果因此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員工就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對于員工需要承擔的違反保密協議的違約金,實踐中并沒有明確的參考標準,但一般要參照員工違反會給企業帶來多大損失、保密內容的重要性和商業價值等等確定。
另外,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員工正式參與公司工作,公司應該在用員工那天起一個月內簽訂好勞動合同,要是沒有簽訂的,就是違法的。員工可以要求公司立即簽訂勞動合同,并給員工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的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不過,員工們也不要以為只要不跟公司簽合同,就可以一直領每月兩倍的工資,因為只要超過一年還沒有勞動合同的,會視為公司與員工簽了沒有期限的合同。而且,跟員工及時簽勞動合同是勞動法明確規定的,一般公司不會冒險,要是員工不肯簽的,那么公司就會辭退。
二、沒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一)沒簽勞動合同可以得到雙倍工資的賠償,雙倍工資實質上是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賠償金,而不是用人單位欠發勞動者工資,理應受到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
與勞動者及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不可推卸的法定義務,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沒有及時行使解除權,即使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因歸結于勞動者,用人單位還應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差額。
(二)沒簽勞動合同可以得到雙倍工資的賠償。
在勞動者故意拖延或者拒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賦予了用人單位解除權。其中第五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其中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三)雙倍工資雖然字面意思為工資,實質上是比照工資標準計算的賠償,其性質是賠償金。
在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情形下,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作為賠償,但是由于用人單位在日常工作中已經支付勞動者一倍工資,所以勞動者只能主張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的差額。
三、保密協議應如何簽訂
我國《勞動法》第22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這是勞動領域中訂立保密協議的法律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據此,用人單位與員工既可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也可以訂立專門的保密協議。但無論選擇何種方式,需注意以下事項:
1、采取書面的形式。雖然《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沒有規定保密協議應采取書面形式,但從規定和舉證的角度還是建議勞動關系雙方采納書面形式,以便發生糾紛時更易解決。
2、遵循公平原則。?《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保密協議跟其他協議一樣,首先必須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則,才具有法律效力。合理的確定保密義務的主體、范圍、期限等內容。
3、明確保密范圍。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保密的對象為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所謂商業秘密,是指有商業價值,且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在經濟交往過程中不能公開或不能披露的,能給企事業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并采取了保密措施的信息和技術。商業秘密在不同的時間和區域有不同的標準,在一地一個單位是秘密,在另一地方可能就不是秘密。故在約定保密內容時,務必把需要保密的對象明確下來。
4、明確保密期限。雖然保守公司商業秘密的義務不因勞動合同的解除、終止而免除,但由于商業秘密存在過期、被公開或被淘汰的情況,因此最好還是約定保密義務的起止時間。注意,保密主體在用人單位授權、司法調查或用于個人學習研究等特殊情況下泄露保密內容,不視為違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未簽勞動合同要不要遵守保密協議”問題進行的解答,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是兩回事,未簽勞動合同簽了保密協議同樣需要遵守保密協議的內容。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能贈與嗎
2020-11-28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