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甲方的違約情形
①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或違反法定或約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
②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違約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③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不支付或拖延勞動者工資報;
④用人單位未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⑤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
⑥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無效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
⑦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企業違約,應根據具體情形承擔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如行政處罰、責令改正等)。
勞動合同甲方的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可以約定兩種形式,第一種賠償損失的方法,即約定由違約一方賠償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第二是約定違約金,采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另外,所謂的違約,不是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比較嚴重的違約,造成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
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與普通民事合同相比較,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有以下特點:
1、責任性質不同。普通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既具補償性,又具懲罰性,而以補償性為主,對雙方當事人適用是平等的。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雖然也具補償性和懲罰性,但對勞動者主要是補償性,對用人單位重在懲罰性,同時兼顧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
2、責任類型不同。普通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僅為民事責任。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分為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兩種。而且勞動合同中的民事責任仍區別于普通民事合同的民事責任,主要在于前者以法定責任為主,當事人之間關于民事責任的約定必須與法律規定相一致,否則往往無效。
3、歸責原則不同。普通民事合同實行嚴格責任原則,僅以過錯責任為例外,對當事人雙方統一適用。勞動合同實行分立責任原則,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勞動者承擔過錯責任。這主要因為勞動合同涉及勞動者的基本人權,勞動者通常處于弱勢地位,為保護其利益的需要。
4、違約責任形態不同。普通民事合同可分為不履行合同義務、不完全(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預期違約三種。勞動合同只有前兩種情形,而無預期違約。
如果在遇到勞動合同甲方違約,我們勞動者要爭取自己應得的賠償和待遇。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公婆能否看望孫子
2020-12-03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2021-01-25勞動糾紛仲載舉證期多久
2021-03-01財產保全擔保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1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