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支付情形
依據《勞動法》四十六條,在下列情況出現時,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有《法》第38條條行為,勞動者有權即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但該解除勞動合同是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時,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4)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5)勞動合同期滿,但用人單位降低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導致無法續訂勞動合同,或者拒絕續訂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6)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決定提前解散時,法定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適用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對經濟補償金的適用情形有詳細規定。概括地說:
1)勞動者主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原則上不需給付經濟補償金,但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規定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除外;
2)用人單位主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原則上應給付經濟補償金,但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九條規定情形解除的除外。
三、經濟補償標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了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支付標準為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工資基數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為準,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四、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在勞動者符合申請經濟補償金時,勞動者可以直接請求用人單位依法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土地流轉有哪些
2020-12-21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農村拆遷補償按人口來補償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