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與備案合同一致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簽訂的合同與備案的合同一致的,可以認定為合同有效,如果簽訂的合同和備案合同不一致的,以備案合同為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另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應當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根據。
二、如何進行建設工程合同備案
法律對于建設工程合同的備案有具體的規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47條規定:“訂立書面合同7日內,中標人應當將合同送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由此可知建設工程合同的備案是有期限的,要在7日內到指定的部門備案。備案的流程包括以下幾項:
1、網上申報。上首先承包人登陸政府門戶網站,然后在建設工程合同備案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合同備案網上申報,根據合同的具體性質、內容在對應的合同備案表中填寫相關信息,打印出帶條型碼的合同備案表。
2、辦理備案手續。合同當事人攜帶相關資料到合同備案管理機構辦理合同備案手續。
3、正式簽發合同備案表。備案機構審核合同當事人提供的合同備案資料,符合要求的,加蓋合同備案專用章。
三、建筑工程欠款合同糾紛怎么辦
1、在律師的陪同下簽訂合同
合同在雙方沒有分歧糾紛時是一紙契約,而一旦雙方意見相左,甚至爭執不下時,合同馬上就上升為雙方的“法律條文”。誰對誰錯,必須依照合同來判斷。因此,強調簽合同的目的就是在于未雨綢繆。對于施工企業尤其如此,工程款的數額如何確定,發生了簽合同當時無法預計的情況又應當如何處理,結算時依據在哪里,無一不與合同條款有關。如果施工企業不重視合同的簽訂,那么吃虧跌跤都是遲早的事。
律師是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人士,擁有對法律的熟知和實際操作經驗,這一專業首先反映在對建筑施工合同的風險防范上。承發包合同是施工企業最重要的一份合同,在招投標過程以及合同去簽定過程中,律師能嚴格把關,對委托人不利的條款能進行風險審查。
2、利用法律幫助,巧取工程欠款
我國《合同法》第286條作出規定:建設工程承包人享有工程折價、拍賣后的優先受償權,且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也明確規定“建筑工程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優于抵押權和其他債權”,但施工企業畢竟考慮多種因素而未敢適用這一法律規定,作為建筑行業的律師,運用該條協助施工企業催討工程款,將會對施工企業催討工程款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那么律師如何利用286條為行使優先受償權,盡早為施工企業追回欠款呢?1、律師通過對工程承發包合同的審定,明確發包人是否違約,違約的情況是否適用286條;2、律師可以立即組織發包人違約的證據,以便合法的行使優先受償權;3、律師通過正確的途徑和程序,保證承包人不受其他如銀行等債權人的干擾,從而保證承包人及時的向法院提出申請或與發包人達成折價協議,避免因為程序錯誤喪失權利。通過這些步驟,律師保證了承包人能夠順利的通過286條巧取工程欠款。
3、中間結算的律師幫助
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決定了承發包雙方很難在合同簽訂之前完全確定合同造價,只能在履約過程中不斷加以完善。因此,律師的專業可以幫助當事人在履約過程中不斷確認合同造價、對有關條款予以完善。
由于合同造價的確認和結算貫穿整個工程建筑過程,合同價款中的各個階段的進度款的確認和結算,就成為支付進度款的依據。中間結算就是對各個階段的預、決算進行確認,律師可以促使施工企業高度重視中間結算過程中的重要文件,協助施工企業爭獲得雙方(尤其是發包方)的簽字認可,收集一切有利證據獲得付款以及為286條的啟動創造條件。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簽訂與備案合同一致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問題進行的解答,簽訂的合同與備案的合同一致的,可以認定為合同有效,如果簽訂的合同和備案合同不一致的,以備案合同為準。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解決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