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有無必要簽訂勞動合同
短期工是否需要與商家簽訂勞務合同呢?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只要發生勞務關系,勞務雙方必須簽訂書面勞務合同。勞務合同可以對勞動時間、勞動報酬、雙方責任義務等進行簡單約定,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用人單位出現克扣工資、延長勞動時間等情況,‘短期工’可以依據勞務合同為自己‘討公道’。”
“自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大部分企業主要以短期小訂單為主,短期訂單越多,企業就更不敢‘養’充足的長期普工,接到訂單時,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并盡快完成訂單,就會招聘臨時工,這樣企業一方面降低了勞動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規避法律責任。”梁*長表示,“臨時工”每周工作超過24小時以上的必須按全日制工資支付,企業不能打“擦邊球”。
臨時工工傷的賠償標準
臨時工,作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用工形式,是相對于正式工(固定工)而言的,1989年國務院發布《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規定》中,明確“臨時工”系指用于臨時性、季節性生產崗位,簽訂勞動合同、在用人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1年的人員。臨時工在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上、享有的勞動保障權益上、政府部門對其實行的管理方式上,都不同于固定工、合同工。但1995年《勞動法》開始實施后,全面建立通過訂立勞動合同來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合同制度,“臨時工”作為一種用工形式已經不存在。
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238號)中明確指出:“《勞動法》實施后,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
2001年10月,國務院在清理行政法規時,即宣布《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暫行規定》失效,理由是“調整對象已消失”。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和常年性工作崗位上的用工,都必須訂立勞動合同,參加各種保險。在臨時性工作崗位的用工,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也可訂立短期勞動合同。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于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存在。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也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相關的福利待遇,但在勞動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區別。
用人單位的所有勞動者,不論是企業干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固定工、合同工、臨時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工負傷,均應由用人單位給予工傷待遇,予以醫療搶救,臨時工也不例外。臨時工也屬于勞動法律法規的保護范圍,在工作中受傷理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除在停工留薪期內按月支付原工資外,還應該支付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費用。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臨時工有無必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般,如果遇到此類問題時,建議咨詢專業的律師,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傷害,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你對此類情況還不是很了解的,也可以查找相關法條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20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