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轄權異議后法院如何指定舉證期限
2008年12月1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舉證時限通知》)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在一審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在駁回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后,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重新指定不少于三十日的舉證期限。
2002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2008年實施的《舉證時限通知》是關于駁回管轄權異議裁定生效后法院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的規定,2002年實施的《證據規定》是關于案件受理后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舉證期限的規定。
從上述兩款規定中可以看出:①法院裁定駁回管轄權異議后,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②法院重新指定的舉證期限應不少于三十日;③法院應在駁回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之后,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管轄權異議裁定生效的時間
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最早于管轄權異議裁定生效后開始起算,由此引申的問題就是,管轄權異議裁定生效時間如何計算,是否是參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從當事人收到管轄權異議裁定之日起計算?
我國現行法律對二審或其他不準上訴的判決或裁定的生效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定,對此,在理論上主要有三種學說:第一,宣判生效說,一經宣判即發生法律效力;第二,作出生效說,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第三,送達生效說,只有送達當事人后,才會發生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二審判決維持原判的案件在二審期間債務利息如何計算問題的復函》(1998年8月5日)規定:“……你院作出的(1995)高經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系一審判決,應于我院(1996)經終字第199號民事判決書送達后生效……”。各地司法實踐“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2011)閩執復字第16號、19號中也有“本裁定送達后立即生效”的表述。
此外,2007年3月12日實施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之五(試行)》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后,舉證期限應停止計算,待案件管轄權確定后再繼續計算舉證期限。2007年5月18日發布的《關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之五(試行)〉的說明》(以下簡稱《解答說明》)對該條款作出進一步釋明,管轄權異議屬于程序性事項,在管轄權不確定的情況下,相關證據無法固定,因此舉證時限應該停止計算,等待管轄裁定的生效;繼續計算的時間應自生效裁定送達當事人之日的次日起。
該《北京高院解答說明》進一步確定了舉證時限從生效管轄權裁定送達當事人之日的次日開始計算。當然了,嚴格意義上說,《北京市解答說明》規定的舉證時限的起算時點是針對《舉證時限通知》于2008年12月11日實施以前的“法院駁回管轄權異議后,舉證期限繼續計算”的情形,并非針對“舉證時限重新指定”的情形。《北京市高院解答說明》
除上述因素外,同時考慮到,終審裁定送達當事人不僅是為了將法律文書送達給當事人,還是為了將法律文書的結果告知當事人,并對當事人產生既判力、執行力、形成力。如果沒有經過送達,當事人根本無法準確知道生效法律文書的內容,也就無法對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也無從采取應對措施,這在法理上是行不通的,也是違反公平原則的。因此,我們傾向于也第三種學說,即送達生效說。
律霸網小編所給出的“指定管轄審理時間”回答,重新指定不少于三十日的舉證期限,指定管轄審理時間在文章中已經明確的分析了,對于裁定的生效時間有很多的觀點,這幾個觀點中更傾向于第三種。你可以選擇咨詢我們的律霸網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