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應當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并及一時通知雙方當事人;認為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用通知書駁回申請。
另行組成合議庭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一律實行合議制。如果由原審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依照原審程序進行審理
再審的案件,原來是第一審審結的,再審時適用第一審程序審理,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除外。再審后所做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服可以上訴。再審的案件原來是第二審審結的,再審時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再審后的判決、裁定為終審裁判,當事人不得上訴。
人民法院提審或按照第二審程序再審的案件,在審理中發現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別情況處理。
1.認為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駁回起訴。
2.具有下列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第一,審理本案的審判員、書記員應當回避未回避的;第二,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第三,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第四,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
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人民法院發現一、二審判決遺漏了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愿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人民法院對再審案件的宣判,可以采取自行宣判和委托原審人民法院或當事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行宣判的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的權利有哪些,保證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26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