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異議法定期限
法律只規定提出的期限:1、對違法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前提出;
2、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應當在該執行標的執行完畢前提出。
有關法律規定:
《最高法院關于執行異議、復議的司法解釋》
第六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之前提出,但對終結執行措施提出異議的除外。案外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指向的執行標的執行終結之前提出;執行標的由當事人受讓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之前提出。
執行異議簡介
執行異議指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中:執行異議,是指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不同的意見,并主張實體權利。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目的是排除對執行標的的強制執行,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
淵源: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執行員應當按法定程序進行審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駁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長批準中止執行。如發現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除案外人可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外,執行員在執行本院或上級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時,發現確有錯誤的應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院長審查處理或經院長批準,函請上級法院批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知識。其實這種執行異議還是比較常規的一種異議了。它的提出都是會影響到最后的執行結果的,所以說在實踐中也是很慎重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當時沒報警過幾天報警可以嗎
2021-03-03交警騙我簽認定書怎么辦
2020-12-11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