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第三人撤銷之訴
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非因自身原因沒有參加到他人之間的審判程序,針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生效判決對其不利部分予以撤銷的請求。
二、什么是形成之訴
形成之訴,是依據判決使權利關系及法律關系發生變動之類型的訴訟。承認這種請求的判決被稱為形成判決,而使權利關系及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效力就是形成力,在觀念上這種判決并沒有相對應的強制執行內容,不過,諸如戶籍登記等廣義的執行則另當別論,換言之,形成判決不具有“僅限于民事執行法講義意義上”的強制執行之內容。
三、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三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應當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證據材料:
(一)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錯誤;
(三)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
第二百九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是指沒有被列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且無過錯或者無明顯過錯的情形。包括:
(一)不知道訴訟而未參加的;
(二)申請參加未獲準許的;
(三)知道訴訟,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參加的;
(四)因其他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三、第三人撤銷之訴提起的期限
依新民訴法規定,第三人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此規定所設期限與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一樣,都是不變期間,不適用延長、中止、中斷的規定。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界定,是以第三人知悉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損害其民事權益事實為標準,應當根據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是否送達第三人,以及第三人與案件當事人之間的出將入相等具體情形判斷。撤銷之訴期間的起算,可能晚于法院判決、裁定、調解書生效時間,但不能早于生效時間。超過六個月期間,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受理。
上述就是小編對“第三人撤銷之訴形成之訴的概念”問題進行的解答,成形之訴是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一種,是依據判決使權利關系及法律關系發生變動之類型的訴訟。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疫情期間公司不給發工資如何維權
2020-11-11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2021-02-14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