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證言公證了證人可以不出庭了嗎
證人證言公證了證人是需要出庭的,因為在審理的時候會涉及到詢問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同時《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證人作證的法律精神實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證人有義務出庭作證。民訴法第七十條明確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因此,出庭作證,是證人的法定義務。
二、出庭作證是原則,不出庭作證是例外。只有“無法出庭”的證人才可以不出庭,其他情形的證人均應當到庭作證。這是為保證證人證言的真實可靠而采取的前提性措施。
三、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詢是證人證言效力的保障。未經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證人證言作為證據的一種,也必須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證,只是證人應當對于當事人的質詢作出解釋和說明,使其證言具有邏輯上的完整性和程序上的中立性。
四、人民法院許可是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程序性前提。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證人證言都不得認定其效力。此其“許可”應當為人民法院明確的允可,而非默示;同時此其“許可”,還必須是公開的允可,即至少應當讓對方當事人知曉。
經過公證的證人證言與通常的證人證言的區別主要是,經過公證的證人證言經過了公證程序。雖然法律和司法解釋均規定:經過公證的文書較其他文書有較高的證明力。但是,經過公證的證言仍然屬證人證言的范籌,但因證人所處的場合不同,其證明效力可能大打折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問題的若干規定,該證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其證明效力可能較低,如無其他證據相印證,該證言是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的。所以,經過公證的證人證言雖然是經國家法定機關確認的證言,但作為訴訟證據,應依訴訟法律規范的特別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甲乙方規定
2021-01-16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