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不盡撫養義務如何處理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是無條件的,必須承擔。當父母不履行義務時,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撫養費的權利。撫養費用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因迫索撫養費而發生的糾紛,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子女或其近親屬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處理。
二、孩子不是親生的可以不撫養嗎
《婚姻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教育撫養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瞻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可見,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也就是說享有生父教育撫養的權利,生父有教育撫養子女的義務。那么,如果孩子不是親生的,也就沒有相應的撫養義務,但是出于綜合情況的分析,一般也不會置孩子的生活于不顧。
三、父母什么時候可以不撫養孩子
我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這種義務到子女獨立生活為止。這就是說,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有期限的,不是永遠的。子女在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階段,父母的撫養義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子女在已滿18周歲的成年階段,父母的撫養義務則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就是只有對雖已成年但尚未參加工作,沒有經濟收入,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父母才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這里說的獨立生活,是指參加工作有了經濟收入,具有獨立的生活來源,并非是以結婚成家為標志。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于子女撫養教育法定義務,也可以視為完成或基本完成。已經成年,而且已經參加工作,有了經濟收入,雖未結婚,但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父母已經盡了撫養責任,除非喪失了勞動力,否則父母已沒有撫養的法律義務了。
法定的撫養義務,其實存在與親生父母子女之間或者養父母子女之間,若是孩子并非自己親生,可能是女方與他人生育的子女,這種情況下男方是有權利拒絕撫養子女。并且之后夫妻離婚的話,男方還可以要求女方就之前自己撫養子女的費用作出相應的賠償。
父母對哪些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
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否婚姻解除而免除
哪些情況時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哺乳期員工不服從調崗可以開除嗎
2020-11-12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