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沒有成年的時候一般都是身心都沒有成長完全,對于問題的判斷一般都是有著不完善的判斷,所以說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我們國家規定的是必須要有監護人。監護人一般都是到了十八歲就沒有監護的義務了。那么年滿18歲在校學生是否還有監護人?
成年了,就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不再有監護人一說。父母對孩子也就不再有撫養義務了。
1、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一般情況下,只有未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成年人的,只有不能辨認或者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設置監護人。
3、民法通則
第十四條 【監護人的法定代理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二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4、你的情況:離婚判決的是撫養權,不是監護權,你的理解是錯誤的。
其次,十八歲以后,可以自己選擇與誰居住。這與監護權無關!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對于年滿18歲在校學生是否還有監護人的問題我們是可以通過我們國家的規定來進行了解的,我們國家的規定是監護人針對的往往是未成年人,所以說對于年滿十八歲的人來說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不需要有監護人了,法律規定當中也沒有監護人這一說。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購房資格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6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