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我國各地有很多的留守兒童,他們真正的監護人也就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婆的,因為和父母長時間的見不到面,甚至都會從心里產生一種比較疏遠的感覺。有一種狀況比較特殊的就是監護人法律上根本就是由外婆來擔任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外婆屬于監護人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外婆屬于監護人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在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外祖父母可以是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由此可見,外婆屬于監護人到這種情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前提必須是當事人的親生父母親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再擔任監護人了,外婆自愿并且有能力去照顧孩子的成長的話,就承擔起作為監護人的相關的職責了。但實際上,很多孩子可能在親生父母離世以后,整個童年此后的成長可能都是充滿了波折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