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時容易造成分歧的原因不外乎有兩個,即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問題,夫妻雙方最容易在這兩方面爭執不下,導致訴訟時間越來越長,法院將孩子的撫養權判給一方之后,另一方需要支付撫養費,那么離婚后孩子跟了父親母親給撫養費嗎?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有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婚姻法》第三十條又進一步規定:“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子女從小沒有享受到被父母撫養的權利,他(她)成年后是否應當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對這一問題,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由于客觀原因使父母沒能履行或無力履行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成年后,仍應贍養父母。如果父母有負擔能力,基于自身的主觀原因,對子女犯有虐待罪、遺棄罪等罪行的,子女成年后,可以不贍養父母。但是,如果父母僅有虐待、遺棄子女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或犯有其他罪行的,子女仍應盡贍養義務。父母如果與子女通過法律途徑斷絕了相互間的法律關系,其贍養義務亦隨之消失。
親生父母子女之間有法定撫養、贍養義務,這種義務不因為任何情形和理由而改變。我國《婚姻法》第十五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瞻養費的權利。”根據以上法律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責任,對年老體弱、生活有困難的父母,子女必須贍養,以任何借口推卸贍養父母的責任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繼父母與繼子女是因婚姻關系而產生的一種親屬,屬于姻親。現實中,常見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系有以下兩種:
名分型;即生父或生母與繼母或繼父再婚時,繼子女已經成年獨立生活,或雖未成年但仍由其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費,沒有受其繼父或母的撫養教育,當然也就沒有對繼父或母盡贍養的義務。
共同生活型;即生父或母與繼母或父再婚時,繼父或母對其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的生活教育費,繼父或母與繼子女已形成了撫養教育的關系,此時繼子女就有義務對繼父或母盡贍養義務。
以上全文就是離婚后孩子跟了父親母親給撫養費嗎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即使母親沒有孩子的撫養權,不能和孩子一起生活,依然需要按照法院的判決意見向孩子定期支付撫養費,具體的支付金額和支付方式按照規定進行。
2020年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年不給子女撫養費的后果是什么
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患者能否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
2021-02-12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