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仲裁是指買賣雙方達成協議,自愿將有關爭議交給雙方同意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的方式。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雙方都有約束力,雙方必須執行。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后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拼音:zhòngcái
基本解釋:[arbitration]公認的第三者在爭端兩方間進行裁定公斷仲裁委員會
詳細解釋:雙方爭執不決時,由第三者居中調解,也叫公斷。
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愿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自治性、民間性和準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民事爭議通常可以采取向法院起訴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合同中的仲裁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仲裁條款一般應包括仲裁地點、仲裁機構、仲裁的程序規則、仲裁裁決的效力及仲裁費用的負擔等內容。
仲裁地點
仲裁地點乃是仲裁條款的核心所在。一般而言,在哪個國家仲裁,就適用哪個國家的法律和仲裁法規。由此可見,仲裁地點不同,所適用的法律可能不同,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的解釋也會有差異,仲裁結果也就可能不同。因此,買賣雙方當事人在協商仲裁地點時,都力爭在自己國家或比較了解和信任的地方仲裁。
仲裁機構
國際貿易中的仲裁機構有兩類,即常設仲裁機構和臨時仲裁機構。
中國的常設涉外商事仲裁機構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該委員會隸屬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總會設在北京,在深圳和上海設有分會。此外,在一些省市還相繼設立了一些地區性的仲裁機構。
仲裁規則
仲裁規則即進行仲裁的手續、步驟和做法。各仲裁機構都有自己的仲裁規則。按國際仲裁的一般做法,原則上采用仲裁所在地的仲裁規則,但也允許按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并經仲裁機構同意,采用仲裁地點以外的其他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
仲裁裁決的效力
一般而言,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爭議雙方都有約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允許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
仲裁費用的負擔
合同中應明確規定仲裁費用的負擔問題。一般規定由敗訴方承擔,也有的規定為由仲裁庭酌情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子黑診所輸液后死亡,非法行醫鬧出人命怎么量刑
2021-02-21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