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是公民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這就說明,公民的民事權利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所謂出生,按照我國醫學界和法學界的觀點,是指活著離開母體,嬰兒一旦出生,就是我國的公民,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因此,人的出生關系重大,必須在出生證上記明出生時間。出生證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文書,在不少法律關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證明作用。嬰兒出生后,就成為我國的公民,享有民事權利能力,與成人一樣成為民事主體,享有法律所規定的一切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所謂死亡,我國法學界和醫學界公認的觀點,是指心臟停止跳動,停止呼吸。這是生命的絕對消失,又稱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就是其民事權利的消滅,再也不是民事主體,他(她)所參與的一切民事法律關系,均須終止。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具體講,就是公民親自參與民事活動,在具體民事活動中去設定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意思能力,包括遇見能力和判斷能力。這種能力是以智力狀況為標準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理智地、獨立地處理民事經濟活動的事務,就是有意思能力的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正常人的理智是隨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的積累而發展的。但是有的人雖已成年,由于精神病理障礙而部分或完全喪失理智成為欠缺或喪失意思能力的人。因此,各國的民法都以公民的年齡和智力狀況來劃分其行為能力,在法律上產生不同的后果。
我國《民法通則》將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三種:第十一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钡谑l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本條第二款規定:“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北痉ㄟ€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薄安荒芡耆嬲J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薄盁o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薄拔闯赡耆说母改甘俏闯赡耆说谋O護人?!薄熬癫∪丝梢杂善渑渑?、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等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生來就有的。而民事行為能力是隨年齡的增長、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智力發展狀況決定的。孩子作為未成年人屬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須由父母監護,所以,其犯錯,多找家長問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南京房產公證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5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