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與員工未簽勞動合同辭退補償嗎?
單位與員工未簽勞動合同辭退是有補償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最高不超過12年。工資計算基數: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并且應當及時足額發放工資。
未簽訂勞動合同而辭職時老板又不支付工資的,有以下幾種解決途徑:
1、和老板協商解決;
2、當地勞動局內設機構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回工資。該程序是專門為了解決勞資糾紛的,效果很好,不用交任何費用;
3、對仲裁結果不服得,可以向法院起訴;
4、可以向勞動監察機構投訴,由其責令用人單位改正。
三、未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第一、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存在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的風險。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二、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存在視為已經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風險。
其意義在于自“視為”訂立之日起到勞動者退休之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只存在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而不再有終止的問題。
第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即喪失以試用期不合格為由辭退員工的權利。
倘若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了試用期,企業就能在試用期內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隨時辭退員工并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而如果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口頭約定的試用期無效,也就不能以這一條為由辭退員工,帶來的用工風險顯而易見。
第四、不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不易得到保護。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第九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的條款;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單位與員工未簽勞動合同本身已經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如果在事實勞動關系存在期間又對無過錯的員工進行辭退的,是需要對于員工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以及代通知金的賠償與單位是否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發生沖突,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就是需要執行的。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未簽勞動合同必須支付雙倍工資嗎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2021-03-23軍人結婚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8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