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在生效之后,自然會對當事人產生一定的約束力,也就意味著之后雙方需要按照合同中的約定來履行自己的義務。而在出現違反勞動合同約定內容的時候,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那違反勞動合同怎么處理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違反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在下列三種情形下,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要賠償:
1、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以及勞動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的;
2、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無效勞動合同,或訂立部分無效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具體賠償辦法如下:
1、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2、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3、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4、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職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同期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5、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二、用人單位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不依法為勞動者出具相關證明時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承擔的兩種責任:一是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沒有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沒有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的情況下,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二是用人單位的上述行為給勞動者造成了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行政部門和人民法院提出具體的賠償請求。
結合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違反勞動合同怎么處理。此時如果單位有違反勞動合同的情況,那么就要對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并且還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做出賠償。但要是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的約定,此時如果約定的情形不是法律中規定的違約情形,勞動者也是不用承擔責任的。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遺囑有用嗎
2021-02-04下班回家摔跤算工傷嗎
2021-01-12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