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給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購買社保,這是法律中明確規定了的,并且此時從建立勞動關系開始就需要進行購買,而不是實際操作中轉正之后才購買。但有些時候,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但也約定不買社保,那么簽訂勞動合同不買社保是否可以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什么是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分擔年老、失業、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全,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二、簽訂勞動合同不買社保可以嗎?
一定情況下,簽訂勞動合同是可以不交保險的。
《社會保險法》規定確立了勞動關系,簽訂了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就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即使是員工自愿不參加社保,當遇到社保核查時,用人單位也要補繳社保。
三、什么人可以不買保險呢
一是退休返聘人員,二是社保關系在別處,未轉入現用人單位的人員。那如果是員工不愿意購買社保的話用人單位可以怎么做呢?一是辭退;二是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應該購買社保,否則如果因不買社保而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及法律后果由員工承擔。如果員工仍然不愿買社保,就讓員工寫一份承諾書,內容中要有“公司已經告知本人應當繳納社保,如果因本人不愿買社保而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及法律后果由員工承擔”的字樣。這樣的話,當遇到社保稽核的時候,用人單位才能有充分的證據進行解釋。另外,在遇到員工生病,工傷,生育的時候,用人單位可以以此來規避完全承擔相關費用的風險。
為勞動者購買社保,其實不僅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同時也是勞動者的義務。而在我國,對于義務是不能夠放棄的,所以即使雙方簽訂勞動合同不買社保,這樣的約定其實也是無效的。單位不按照規定給勞動者購買社保的,就會承擔不利的法律責任。
社保補繳流程是什么?
公司倒閉社保怎么辦?
社保卡辦理需要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最新內容是什么
2021-01-29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