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作為合同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成立與傳統的合同一樣,同樣需要具備相關的要素和條件。世界各國的合同法對合同的成立大都減少不必要的限制,這種做法是適應和鼓勵交易行為,增進社會財富的需要,所以說在電子合同的成立上,只要當事人之間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的意見即可成立。
一、合同成立的要件
合同的成立與合同的訂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電子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相應的要件:
首先,訂約人的主體是雙方或者是多方當事人,合同的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
其次,訂約當事人對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合同成立的根本標志在于合同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
最后,合同的成立應該具備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合同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
二、要約和要約邀請
要約是指締約一方以締結合同為目的而向對方當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關于要約的形式,聯合國的《電子商務示范法》第11條規定:除非當事人另有協議,合同要約及承諾均可以通過電子意思表示的手段來表示,并不得僅僅以使用電子意思表示為理由否認該合同的有效性或者是可執行性。要約的形式,即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要約通常都具有特定的形式和內容,一項要約要發生法律效力,則必須具備特定的有效要件:
1、要約是由具有訂約能力的特定人做出的意思表示。
2、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
3、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受要約人發出。
4、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具體和完整。
5、要約必須送達受要約人。
要約邀請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一旦做出就不能隨意撤銷或者是撤回,否則要約人必須承擔違約責任。
我國《合同法》第18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由于電子交易均采取電子方式進行,要約的內容均表現為數字信息在網絡上傳播,往往要約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按下確認鍵的同時對方計算機幾乎同步收到要約的內容,這種技術改變了傳統交易中的時間和地點觀念,為了明確電子交易中何謂要約的到達標準。
《合同法》第16條第2款規定: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包含投票權嗎
2020-11-27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