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被迫辭職有沒有補償
雖然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此規定不能一概適用。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單位違約在先、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的,用人單位不僅不可免除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同時還負有相應賠償義務。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二、哪些情況下員工可以隨時辭職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不用等一個月了。
一般員工向單位辭職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要回老家發展也好,需要跳槽到更好的單位也好,這些都是員工自己主動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單位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但如果是員工因為單位的一些違約違法行為而被迫提出辭職申請的話,這種情況下單位需要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被迫辭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職工被迫辭職可以要經濟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