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04年9月,開發商(本案被告)通過報紙及大幅標語等形式,打出“購買樓中樓的新老客戶,加30000元就送車位”的銷售廣告。據此,一批購房者(本案系列原告)即購買了被告開發的復式房。被告向原告出具了《證明》,證明原告可以“人民幣30000元/個的優惠價格購買車位壹個”。此后,被告一直以車位尚未建好、尚不具備出售條件為由,未履行該承諾。2006年9月,原告了解到被告已在出售車位,遂要求被告履行承諾,但因此時福州市的商品房價格,包括車位價格已大幅度上漲(車位已由當時的每個3萬多元上漲至每個七八萬元),開發商遂拒絕按原承諾的價格履行車位買賣合同,由此引發本案訴訟。
■原被告雙方的一審觀點
原告方認為,本案被告的銷售廣告屬于要約,原告購買房屋的行為屬于承諾,原被告關于以30000元的價格買賣車位1個的合同(簡稱車位買賣合同)自原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之日起即已成立。首先,被告的樓盤銷售廣告“(購買)樓中樓……加30000元就送車位”(報紙廣告)、“購買樓中樓的新老客戶加30000元就送車位”(條幅廣告)不僅內容具體確定,且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原告購買樓中樓),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被告應按30000元/個的價格售予原告車位1個),該廣告符合合同法第14條、第15條第二款規定的要約條件。其次,該廣告系對被告商品房規劃范圍內的房屋或設施(車位)所作的允諾,且該商業廣告作為被告的優惠促銷措施,明顯對(樓中樓)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的規定,該廣告應當視為要約,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被告代理律師認為,該廣告系要約邀請,并非要約;此外,其出具的《證明》雖系要約,但因原告未在合理期限內作出承諾,該《證明》已失效,故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
關于本案銷售廣告的法律性質,一審法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中之要約多是出賣人之單務行為,如出賣人對商品房裝飾、功能、環境、設施的保證,該要約經承諾后無需買受人的對價履行;而本案車位買賣事宜實質為一獨立買賣合同,系雙務行為,即原告需支付款項、被告需交付車位;此外,本案銷售廣告文義模糊,如款項的支付時間不明確,尚需買賣雙方另行合意確定,該廣告意思未能具體確定,不應視為要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不是村民的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20拆遷收入如何計算繳納營業稅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