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時發放的代通知金是繳稅的范圍嗎?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二、發放待通知金的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對沒有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的,需要額外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為了防止“代通知金”的濫用,法律限定以下情形為適用范圍: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三、個人所得稅什么時候調整?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在2019年1月1日修正案施行之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這意味著,提高起征點的減稅紅利有望率先落地。此次個稅改革主要有四大看點:
1、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征稅;
2、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3、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4、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其實,我們最終領到手的工資和代通知金最終都是扣除了個稅之后的,正常情況下,這些都會體現在我們的工資條當中,銀行也是直接發放的扣除個稅后的所得。其實,內地勞動合同法當中并沒有代通知金這樣的法律詞匯,但是,有三種情況是公司要求離職可沒有提前通知的,要發放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開除員工是否有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單位給的代通知金要單獨扣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注意哪些時間
2021-02-23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是如何認定的
2020-12-13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土地轉讓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3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拆遷安置補償費如何約定支付
2020-12-20有宅基地的如何拆遷補償
2021-01-16北京市動遷政策規定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