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如今互聯網的發展,各種外賣APP不斷出現在人們視野中,“賺錢快”“工資高”這些標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當起了“外賣小哥”。然而,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類似于外賣送餐員出車禍,公司卻否認與其由勞動關系的消息,所以,送外賣是勞動關系嗎?下面由律霸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勞動者如果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無疑是存在勞動關系,但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則主要參考三個標準;
確立勞動關系的三大標準: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準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單位”必須是我國勞動法中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并獲得報酬的過程。“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合法的資格。
送餐員應與配送公司簽訂正式的書面勞動合同,如果沒有合同,在工作中要保留工作證據,如工號、工牌等,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即使沒有勞動合同,但形成勞動關系后,公司也應對自己的雇員負責,同時在若出現交通意外,要及時報警。
與傳統產業相比,類似互聯網 等新興業態,其勞動關系的認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與復雜性,有些情形下的用工在實踐中并不會被認定建立勞動關系。也正因為如此,有些新業態從業者和企業就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用工管理,簡單化地認為只要是新業態,就不用受《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約束,而這種認識一旦形成思維定勢,就極易為單位和個人帶來法律風險隱患。
“老板快點啊,我的送餐時間要過了,馬上就要扣錢了”這個是經常可以看到的外送員狀態。據了解,有的外賣公司要求送餐時間包括從做飯到送飯完成不超過30分鐘,超出了就會扣錢,顧客如果給了差評也是要被扣錢的。在中午或傍晚顧客用餐高峰時,有的送餐員在一個小時內就要送10份左右外賣,這就導致了很多外賣小哥在路上飛奔,甚至不惜冒險闖紅燈。如何更合理管理用工,保障勞動者的人身安全和收益保障成為擺在新業態企業面前的新課題。
如今很多人都會訂外賣,也使得外賣行業越來越火,甚至有了“送外賣行業可以月入上萬”的說法,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這一行,然而外賣小哥也并沒有那么好當,送外賣對速度的要求很高,一旦超時,就容易收到顧客的差評,這也導致我們經常聽到送餐員為了趕時間而出車禍等不好的消息。那么關于送外賣是勞動關系嗎?無疑是的。希望能解決大家的疑問,更多相關問題請咨詢律霸。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