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其中部分管理層可能會接觸到公司比較核心的機密,因此很多公司都會與其進行競業限制的約定,但有的單位與所有的員工都進行了這方面的約定。要是從法律角度分析的話,到底競業限制的人員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競業限制的人員有哪些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規的規定。
這個規定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知悉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人員,對于普通工作人員不適用。二是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三是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如果勞動者是一般員工,在工作中不可能也不會接觸到企業的商業秘密,則企業無必要與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用人單位應當只選擇那些接觸、了解或掌握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及其高級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就可以達到保護企業核心秘密和經營利益的目的。
由于立法對競業限制的主體問題沒有規定,可能出現競業限制的主體范圍過寬的現象。從而導致用人單位不論員工從事何種崗位、是何種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觸到商業秘密,均一律簽訂競業限制協議,那么這種做法就明顯不妥。
這使得用人單位對其利益不會造成威脅和損害的人員也給予了競業限制,既損害了他們的勞動權利,支付了不必要的經濟補償,增加企業的成本。
二、競業限制條款是否有地域限制
如果已明確約定離職者應在什么區域內不得開展與原企業競爭的業務或受雇于競爭對手,則依約定來判斷是否構成違約。約定的區域范圍應當結合本企業擁有商業秘密范圍來確定,區域的大小一般與原企業的業務影響區域以及市場份額等因素相關。企業不得任意擴大競業限制的區域或一概規定不得從事同行業。如果企業已作出類似約定,則該約定是無效的,因為這構成了對勞動者擇業自主權的侵犯。
我們認為也應根據上述原則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即結合本企業擁有商業秘密范圍來確定。
關于競業限制,有的是直接約定在勞動合同當中,當然更多的時候是格外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規定單位并不是需要與所有的員工進行競業限制的約定,通常是與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之間進行約定。
靈活選擇脫密措施或競業限制
什么是商業秘密和競業限制?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能否判緩
2020-11-30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1-27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