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吉安律師?? 福建律師?? 荊門律師?? 萊蕪律師?? 咸寧律師?? 懷化律師?? 湖北律師?? 德州律師?? 鶴崗律師?? 撫順律師
我們都知到領了工資是需要根據我國法律進行繳納稅款的,但是有的工作單位會因為一些原因拖欠工資,在補發工資時,補發工資免稅可行嗎? 是否可以免稅?有關補發工資我國是怎樣進行規定的,繳稅的具體要求有什么,下面就讓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一、補發工資免稅 可行嗎
補發工資不能免稅的。
二、補發工資如何計稅
一次性補發數月的拖欠工資,如果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可分月計征個人所得稅:
1、企業會計賬簿中有按月計提工資的記錄,但確實沒有發放工資;
2、發放時有分月的工資簽收單。如通過銀行發放的,在銀行劃撥憑證上應注明工資的所屬月份;
3、按月計提的工資與實發工資完全一致。 如不同時符合上述3個條件,應合并作為一個月的工資征收個人所得稅。
三、補發工資怎么扣稅
根據有關規定,調資后補發以前數月的工資,可以分推到所屬月份,與原來的月工資合并計算應繳個人所得稅,扣除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即為應該補繳的稅款。
補發工資,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即,納稅人月初第一日至月末最后一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7月19日 國務院令 第600號)第八條第一款“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1年6月30日 主席令第48號)第六條第一款“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九條第二款“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四、補發工資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扣繳義務人在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時,應當依照稅法規定代扣稅款,按時繳庫,并專項記載備查。
根據上述規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后計算應納稅所得,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在支付時代扣稅款。如果在一個月內取得兩個月的工資,應當合并計征個稅。但如果屬于補發工資的情形,建議攜帶相關資料向主管稅務機關說明情況,經批準后分解到所屬月份代扣個稅。
通過小編的介紹您已經知道了補發工資免稅是不可能的,補發的工資也要按照我國的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繳稅。繳稅時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計算稅款,扣除稅款,支付個人所得稅時也需要提供相應的文件,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安律師。
基本工資是什么,補發工資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怎么規定
補發工資的個稅怎么扣
補發工資申請證明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侯學超律師,畢業于鄭州大學法學院,現為浙江同舟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曾從事多年的企業法務工作,處理了大量的民商事糾紛,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能夠針對具體案情做出具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努力為每位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自執業以來秉承誠信、謹慎、嚴謹、細致的執業理念,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維護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擅長領域:民商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公司治理與股權糾紛等。 咨詢電話:13780097531(微信同號),來律師事務所面談時,請提前預約。 辦公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江南路666號寧興大廈8樓。
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