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與鄭某原系夫妻關系,婚后育有一子。2011年9月,因感情不和雙方于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離婚協議中約定,“孩子隨母親生活,李某支付撫養費900元/月;雙方一致同意將夫妻共同所有的商品房一套贈與婚生子,但尚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2012年6月,李某反悔并拒絕過戶,訴至法院要求撤銷對婚生子有關房產的贈與。
庭審中,李某辯稱,離婚協議中的房產歸孩子所有的約定實質是男女雙方對孩子作出的財產贈與,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現房產尚未過戶,因此要求法院判決撤銷該贈與。
法院經審理認為,離婚協議是涉及身份關系的協議,其中財產贈與條款的撤銷不應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即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僅在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才可將有關財產分割的條款撤銷,遂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律師點評】
本案主要爭議在于“離婚協議中的財產贈與條款應如何定性。”
1、離婚協議中的“財產贈與”條款既與身份關系有著緊密聯系,又帶有財產關系的性質。男女雙方在離婚協議中對房屋所作的處理,與雙方解除婚姻關系、子女撫養等條款構成離婚協議的整體,關于房屋歸子女所有的約定是依附于雙方婚姻關系的解除,帶有身份關系性質,不同于一般的單純財產贈與。因此,婚姻、收養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應簡單套用《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規定。
2、男女雙方在離婚時約定將夫妻共同財產贈與子女,屬于雙方對財產分割達成的一致協議。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的,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如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不予支持。
綜上,離婚協議中贈與條款的特質決定了其不同于一般贈與合同,不應適用《合同法》進行調整,應適用《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調整。男女雙方基于離婚事由,將財產進行贈與,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愿,并不違反法律規定,對男女雙方均應產生法律約束力,反悔一方如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所達成的協議存在欺詐、脅迫情形,依法不應予以變更、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財產公證的費用是多少
2021-02-28尋釁滋事罪與其他聚眾擾亂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1-24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
2020-11-23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