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賠償最高多少錢?
工傷保險最高賠償職員60個月的工資,當職工發生事故受到傷害后,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治療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申報工傷的手續。如果超過期限,就很難認定了。
對于申請工傷的期限,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二、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期限
職工發生傷害事故,經認定為因工受傷后,緊接著的就是要確定傷殘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期限,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初次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一般來說,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如果說是在海門發生的工傷,用人單位或個人必須向南通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二是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三是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直接影響到工傷職工的待遇賠償,所以用人單位和職工都必須把握好初鑒和復鑒的期限。
三、申請工傷待遇賠償期限
工傷認定也好,工傷等級鑒定也好,歸根結底是要進行工傷待遇賠償,確保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落實,不受侵害。
對于申請工傷待遇賠償從期限上來看可以分兩種。
一種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這里需要注意的期限與工傷認定一樣,即用人單位必須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用人單位在依法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因此,需提醒參保的用人單位切莫小視工傷認定30日的期限。
另一種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因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支付工傷待遇勞動爭議而引起的糾紛,其申請仲裁的期限期間為一年,該仲裁期限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其他有關工傷賠償的期限:
1、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的期限是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
2、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3、視為工傷的情形之一是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在一定的時間內搶救無效死亡,該一定的時間是:48小時內。
4、工傷爭議仲裁申請期限: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
5、工傷爭議仲裁裁決期限:受理仲裁申請的45日內,案情復雜的為60日內。
6、勞動者不服工傷爭議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職員若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受傷,想要獲得一定的賠償金的,需要安裝在既定的規定做認定確定傷情之后,受害者才能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相應數額的賠償金。職員可以獲得的最高賠償是當地平均工資的60個月的工資,一般單位都會一次性賠償。
十級工傷保險賠償標準的新內容是什么?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對加倍索賠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9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去律師事務所咨詢收費嗎
2021-03-24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