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但保險一直繳納可以要賠償金嗎?
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解除勞動合同后繼續繳納社會保險的風險有嗎?
解除勞動合同后繼續繳納社會保險是沒有風險的。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
1、養老保險有個人賬戶,身份證號就是帳號,解除勞動合同后可以有三種處理方式:
一是停止交費,形成繳費年限中斷,個人賬戶積累停止,但只要時間不長對今后影響不大;
二是由個人全額繳納,即不中斷繳費把過去連同企業繳納的部分一并自己繳納,但這樣個人負擔較重不太合算;
三是如果到外地謀職可以辦理保險轉移手續,到新的就業地區。不管哪種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單位按原帳號繼續繳費即可,不用補交,但就是不能退。
2、醫療保險,也有個人賬戶,辭職后處理方法基本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在當地繼續使用,但目前暫不能轉移,國家已經出臺了有關轉移辦法,等各地方政府出臺了實施細則就可以實施。
3、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都沒有個人賬戶,辭職后保險自動解除,但失業保險只要繳費滿一年,不是個人原因造成的失業,就可以領取失業金。
4、住房公積金,有個人賬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費用,全部形成個人賬戶總額,就如同銀行的零存整取所有權屬個人,辭職后只不過停止了存錢,但賬戶的錢還是你的,只要符合公積金提取規定,隨時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續交,永遠不會作廢。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如果員工發現在解除了勞動合同之后,但是原公司還一直有為自己繳納社會保險,從社保的這一方面來說,對員工個人反而是有利的,但是,公司應該向員工支付的經濟賠償金和繳納社保的法律義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一般來說,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之后肯定就會停繳社保的。
員工勞動合同不給員工合法嗎
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監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