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遺囑能指定監護人嗎
遺囑繼承的概念遺囑繼承又稱“指定繼承”,是按照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承受其遺產的繼承方式。監護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保護的法律制度。理論上,監護人的設定方式有法定監護、委托監護、遺囑監護、指定監護等方式。但根據現行法律,我國目前尚無遺囑監護的規定。
按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所以,遺囑是不能制定監護人的。
相關知識:遺囑的特征
1、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即遺囑是基于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預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為。
2、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
3、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并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4、急情況下,才能采用口頭形式,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
5、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后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
6、如果遺囑人沒有事實死亡,而是在具備相關的法律條件下,經有關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遺囑也發生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可以處分遺囑當事人的財產。如果在短期內遺囑人重新出現,那相應的財產可以退還遺囑人;如果時間較長,類如超過兩年以上以及財產出現了無法退還的情況,則受益人應當對遺囑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但法定義務人不受此限。
其實,這也在無形當中體現了一種法律的約束力,法律以其自身的嚴謹準確制約著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作為公民,也需要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以法律為準繩,構建和諧社會。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產房到底可不可以出售,要看具體情況
2021-02-21收購要約約定的收購期限不得少于多少
2020-11-28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