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監護
1、監護的分類:
(1)法定監護,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可以由一人或者多人擔任,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是特定情形(法院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可以改變;
(2)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機關(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的監護。對監護有爭議的必須先經指定,才能提起訴訟;
(3)委托監護,是指由合同設立的監護人,屬意定監護。例如,父母將子女委托給寄宿制學校、幼兒園等。委托監護主要關注對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的承擔。
2、未成年的監護人的范圍: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3、精神病人的監護: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業委會構成職務侵占的主體嗎
2021-03-12工傷賠償怎么算的
2020-12-18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