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案件是否需要立案?
行政案件并不一定需要立案,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規定》將行政案件分為:現場處罰案件和立案查處案件。
前者不立案,直接處理:違法事實清楚、情節簡單,違反質量、標準化、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適用現場處罰案件工作程序。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對行政案件進行調查時,應當合法、及時、客觀、全面地收集、調取證據材料,并予以審查、核實。第五十一條規定,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時,應當防止泄露工作秘密。
二、行政案件立案審查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結合《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行政案件立案審查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原告主體資格的審查
原告限定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原告僅僅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害了其合法權益,就其主觀方面而言,確認了原告所享有的訴權,至于在客觀上其合法權益是否確實受到侵害則屬于案件的實體審查。因此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違法,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并不影響原告資格的取得和原告的起訴。
(二)被告主體資格的審查
明確的被告作為立案標準之一卻易在實踐中與適格的被告相混淆,要求被告適格無疑抬高了行政案件的立案門檻,影響當事人行使訴權。明確的被告是指被告是具體的、清楚的、指向性明確的,立案審查對被告的要求僅止于此。
(三)訴訟請求及事實根據的審查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是“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訴訟請求并不等同于要求,其表述必須符合一些條件:
1.原告提出的請求與被告的法律責任必須相對應。如果被告并不具有相應義務,原告卻要求被告因不存在的義務而去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勢必會造成法律關系的混亂。
2.訴訟請求應當符合法律邏輯。
現場處罰案件和立案查處案件是常見的行政類型案件處理方式,對于前者并不需要公安機關立案就可以處理。任何立案查處類型的行政案件,與刑事案件一樣,必須要滿足既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公安機關職員才會做出立案的決定。
商標宣告無效行政案件由哪個部門受理?
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將別人的隱私發網上如何處理
2020-12-16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