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不出庭作證的法定情形包括哪些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具備法定情形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證人出庭作證是原則,不出庭是例外,要有法定不出庭理由。現實中是不出庭為原則,出庭為例外。有書面證詞是可以的。但一方要求對方證人出庭時(附條件)對方證人不出庭的話,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
二、證人的義務
1、按照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
我們發現民事案件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情形,與刑事案件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情形,其實二者時間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在民事案件中,如果證人本身是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那么也是不能作為證人。而一般證人出庭作證是屬于原則,但不出庭則是例外情形。
涉嫌妨害作證批捕可以嗎?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怎么辦?
妨害作證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寧波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