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先的陪審員當律師要回避嗎?
陪審員當律師的話在特定情形下是需要回避的,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的規定:“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二、辯護人的范圍。
下列人員均可被委托或指定擔任辯護人:
(1)律師;
(2)人民團體或者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
(3)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
(4)其他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
其實,也并不是說律師之前在人民法院當過陪審員,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進行回避,如果不存在著需要回避的情形,不能因為是陪審員就不能擔任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了。陪審員離任兩年之后,可以做辯護律師,該回避的時候進行回避即可。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覃濤律師,寧波高勝訴率、暢銷律師。浙江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全國律協會員,曾經任職法院,浙江中遠空運法律顧問。多年法律工作經驗,處理過眾多法律糾紛,為當事人挽回大量利益.覃律師法學素養深厚,精涉于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有著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在刑事辯護、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婚姻繼承糾紛等方面尤其擅長,深得當事人好評。辦案過程中,覃律師堅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公正維權的執業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細節.不遺漏任何一條法律規定.不放棄任何一項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深得當事人的認可和支持。覃律師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顧問服務。
使用偽造離婚證違法嗎
2020-12-04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