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開庭時間網上公開嗎?
開庭時間不一定會在網上公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二、法院的庭前準備工作有哪些?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準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回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并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當事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核對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對于訴訟代理人應當查明其代理資格和代理權限。核對完畢由審判長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事實上,大多數的民事糾紛基本上都不會公開審理的,因為民事糾紛畢竟涉及到當事人很多的個人隱私,大多數的民眾都是帶有一種獵奇的心理在看待這場訴訟糾紛,那么法院也沒有義務讓其他無關人員知道具體的開庭時間。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開庭時間一般幾個小時可以完成?
確定了傳票開庭時間可以改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外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