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程序的流程是什么?
一審程序:
1、原告起訴。
2、法院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二審程序:
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2、法院受理。
3、審理程序大體與一審一樣,不同處主要在審查范圍和內容上。
《民事訴訟法》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起訴方式,應當以書面起訴為原則,口頭起訴為例外。在工程實踐中,基本都是采用書面起訴方式。《民事訴訟法》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起訴狀中最好寫明案由。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訴訟案件的名稱,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是法院將訴訟爭議所包含的法律關系進行的概括。
民事訴訟的程序主要有一審以及二審三審三個階段。在一審時需要對申請的案件進行調查審理,在一定的期限內進行開庭做出判決結果。二審一般都是對于一審結果的整理,也會出現對于一審結果不服申請二審的情況。在民事訴訟階段也有著規定的訴訟時效。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出車禍后訴訟時效是多久,交通事故處理時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的對象可以是社區矯正對象嗎
2020-11-17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征地拆遷中,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的
2020-11-10拆遷安置房戶主可以作主出賣嗎
2021-01-29已購公有住房的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7我國的拆遷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