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人可不履行合同的條件
1.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其近親屬的。這一法定情形要求具備如下條件:一是必須具有嚴重侵害的行為。受贈人因過失實施侵害行為的,則不包括在內;二是侵害的對象應為贈與人本人或者是贈與人的近親屬。贈與人的近親屬贈與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構成這一情形也必須具備以下一定條件:一是受贈人對贈與人負有扶養義務,包括法定的扶養義務和約定的扶養義務;二是受贈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不履行對贈與人的扶養義務。
3.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的。這一法定情形必須發生在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并且不履行的義務必須是贈與合同中所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行使法定撤銷權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一是須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贈與人死亡,由贈與人的繼承人行使贈與撤銷權;贈與人雖未死亡,但已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由贈與人的監護人行使贈與撤銷權。
二是須贈與人的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是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所致。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行使的期限與贈與人法定撤銷權一年的行使期限不同,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兩個:第一個條件是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經濟狀況顯著惡化不僅包括經濟收入的顯著減少,還包括支付的顯著增加的情況,比如贈與人已經喪失經濟來源或者贈與人家庭的其他人員喪失經濟來源、贈與人家庭出現了需要支付大筆資金的病人等。第二個條件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狀況。是否嚴重影響,應參照贈與人家庭原有的生活標準。上述兩個條件需要同時具備,否則不屬于《合同法》所規定的不履行贈與義務的法定情形。
贈與人符合不繼續履行合同的條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跟想法來決定是否要繼續的去履行,有不履行想法可不去履行。贈與人可不履行合同的條件或因為不履行合同而產生了糾紛該如何解決它,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