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其具有非常有利的約束力,其存在不僅約束人民的行為能力,同時也減少了犯罪行為的發生。相對于此類問題的了解程度,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那么就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民法總則146條隱藏行為是什么這一問題。
一、民法總則146條隱藏行為是什么
《民法總則》第146條照搬于《德國民法典》第117條。四審稿中存在的但書規定(但雙方均不得以此對抗善意第三人)最終被刪除,或以為不應提供一般保護,或以為應于分編作具體規定。該制度雖可能與表見代理、善意取得產生競合,但仍有廣泛的適用余地。就對抗范圍及效力,日本民法、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積淀了豐富的學術資料。《民法總則》施行后,對于如何保護通謀虛偽表示下善意第三人的問題,已經不容回避。對于隱藏行為,亦需整理司法實踐案型,以求準確識別認定。
《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就是關于民法總則146條隱藏行為的解答。
二、基本原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八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本法關于公民的規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其實民事總則的相關條例,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所規定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的更好建設,以及人民更好的發展,生活更加的美好,同時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我們可以從民法總則146條隱藏行為這一條例中,就可以詳細知道。
最高人民法院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釋
合同法是民法還是商法?商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執行疑難若干問題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如何融資
2020-12-25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2020最新債務轉讓協議書范本
2020-11-30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