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應怎么算
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離職員工的經濟補償應該依據職工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工作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職工離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最長可支付十二個月。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員工辭職的形式有哪些
第一種,是勞動合同期滿,員工主動提出不再續簽,雙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補償。一般公司會提前30天征詢你本人是否續簽的意見,員工應當照實答復是否續簽。
第二種,是員工主動辭職,應當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提出,雙方協商補償方案,實現離職。只要員工按法定程序提出辭職,用人單位沒有任何理由滯留員工,除非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尚未處理完畢或者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的,才可以拒絕辦理離職手續。有的崗位因涉及機密等,需要提前通知,但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時間。但是員工必須履行提前30天書面辭職及交接工作等法定程序,否則要賠償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三種,是滿足法定條件的無條件辭職。勞動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內的;
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此外,沒有交納社會保險也可以作為無條件辭職的理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離職員工的經濟補償應該依據職工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工作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職工離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最長可支付十二個月。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2020-12-05如何處理醫療事故
2020-12-21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非法運輸煙花爆竹的要坐牢嗎
2021-03-21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