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許可聽證的回避原則是怎么規定的?
行政處罰法規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所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執法人員本人是當事人;或者是本案當事人的近親屬,案件處理的結果可能對其權益產生影響等情況。所謂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關系以外的關系,如朋友關系、師生關系等,有可能利用這些關系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情況。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7條規定,回避有兩種:當事人申請回避和審判人員主動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是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根據《最高法院解釋》第47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決定。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申請人對駁回回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 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審判人員主動回避是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
回避的規定同時適用于其他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二、行政聽證的相關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關于行政許可聽證,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行政執法,其實在一般的行政處罰、行政聽證或行政訴訟的過程當中,在以上特殊情況下都適用于回避原則,因為工作人員如果不回避的話,也沒辦法確保最終結果的公正性。一般的行政許可也不需要舉行聽證會。
行政許可事項是什么意思?行政許可事項有哪些?
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有什么區別?
行政許可是行政處理行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