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止行政強制執行有哪些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一)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三)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強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執法主體必須是正式執法人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同國務院法制辦研究,建議增加兩項內容。草案規定,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托。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正式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2、行政機關不得夜間執行不得停水停電。
3、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違反本法規定,在夜間或者節假日實施強制執行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4、行政機關不得對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燃氣等方式迫使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
5、不得查扣公民個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6、草案的內容照顧到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問題,在規定行政強制有查封、扣押權力的同時,也規定不得查封、扣押公民個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7、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不得影響企業正常經營。
8、行政機關依法查詢企業的財物賬簿、交易記錄、業務往來等事項,不得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并應當保守所知悉的企業商業秘密。
9、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不得查封、扣押與違法行為無關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10、行政強制執行不排斥“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可達成執行協議,也就是說,行政強制執行不排斥“執行和解”。草案規定,實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
11、行政強制行為在引起強制原因的具體行政行為被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下,一般應暫停強制行為。但為了公共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需要可以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可以對此提出行政復議,復議期間不暫停執行。
行政強制中,具體的強制執行措施有明確的規定。如對人身自由進行限制的話,強制執行措施就有人身管束、收容審查等等。而要是對財產作出限制的話,則就有對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也就是說行政強制措施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實踐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確定究竟應該采取怎樣的強制措施比較恰當。
行政處罰法院強制執行期限有多久?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行政處罰移送法院可否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沒有提前通知怎么賠償
2020-12-21公司未購買工傷保險如何賠付
2020-11-19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