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可以申請復議嗎?
算具體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按行為性質劃分,可分為:(1)設定權利或者義務的行為。(2)剝奪、限制權利或撤銷義務的行為。(3)變更權利或義務的行為。(4)不行為,或稱不作為。
二、成立條件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對方的請求為條件,也就是說,是否只有在相對方請求,而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 義務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當行政相對方未請求時,行政主體的不作為可否視為行政不作為。從理論上說,行政主體的職責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體就應嚴格依法履行,而不應以相對方是否申請為條件;然而在實踐中,行政主體職責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對方權益的保護,存在著相對方未請求行政主體也知悉的可能,此時,相對方是否提出申請,不影響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法定義務的履行。如當某公民遭受歹徒搶劫時被治安民警看見,此時,即使該公民未向該民警申請保護,該民警也應當履行保護職責。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對方不申請,行政主體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此時,相對方是否申請決定了行政不作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則意義上將相對方的申請一般地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立的必要條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義務來源
法律直接規定的行政作為義務。這種法律正面規定的行政作為義務只能來自狹義的義務性法律規范,禁止性或授權性法律規范都不能正面體現行政作為義務。第二,法律間接體現的行政作為義務。所有授權性法律規范均隱含相應的行政職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行政作為義務。另外,行政相對人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規范也隱含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責,從而包容著行政作為義務。第三,行政法規、行政規章以外的行政規范性文件規定的行政作為義務。第四,先行行為引起的行政作為義務。它指由于行政主體先前實施的行為,使相對人某種合法權益處于遭受嚴重損害的危險狀態,行政主體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措施防止損害發生的作為義務。第五,合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行政主體因訂立行政合同所產生的作為義務。
公職人員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政府的形象和權威,所以在進行工作時一定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去執行,這樣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如果公職人員以及相關部門有行政不作為的情況下公民是可以向上級主管機關投訴或者是申請行政復議。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賣小哥出車禍死亡買家有責任嗎
2020-11-09公司收購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2土地預審流程
2021-03-15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