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公安機關還是法院或者是檢察院,這些司法機關在處理一些案件的過程中,無論是哪一個程序都是有一定的時間規定的,并不能一個案件一直拖著不去處理,很多東西都是要講究效率的,案件的處理,對于當事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對于案件的處理也是有明確的期限規定的。那么關于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期限規定是怎么樣的?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有何期限規定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
3、對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治安案件的辦案期限,應當從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之日起開始計算。
4、公安派出所承辦的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應當報所屬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
治安處罰超過辦案期限是否構成程序上的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關于公安機關辦案期限最長六十日的規定是公安機關提高行政執法效率的體現,該規定有利于促進公安機關依法及時打擊違法行為,防止公安機關濫用治安管理職權,從而維護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保護公民合法權益。根據《公安機關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因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和作出處理決定。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根據法律規定及以上解釋,對于治安案件并沒有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即不予追究的法律規定。因此,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即使超過法定辦案期限但未屬超過追究時效情形的在調查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后仍應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行為人進行法律追究。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期限規定內容整理好了,關于公安機關辦理的案件中,對于案件的處理時間不可以超過三十天,這個時間規定是相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行政類案件,如果相對復雜的,可以向上級機關申請延長三十天。
罰金繳納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