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信托的定義是什么
公益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了諸如扶貧濟困、救助災民、扶助殘疾人、發展教科文衛、藝術、體育、環保事業等社會公益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公益信托是有償的法律行為,受托人受委托人之托為公益目的,管理或處分信托財產,受托人有權依約取得報酬。公益信托是要式的法律行為,設立公益信托必須采取書面形式,如信托合同、遺囑或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書面形式。信托合同簽訂時或受托人承諾時,公益信托合同成立。設立公益信托必須經過有關公益事業的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管理機構”)批準,否則不能以公益信托的名義進行活動。
公益信托是“私益信托”的對稱,為學術、技藝、慈善、宗教以及其他公共福利事業而辦理的信托,也指個人以自己的資金委托給信托部門辦理的公共福利事業的信托業務。此類信托中的受益人為社會公眾中符合特定條件的人士或團體。金融信托機構對公益信托的管理必須貫徹下述原則:收益及財產的分配應嚴格遵照捐贈人的意愿不得隨意用于其他事務;信托基金的運用要保證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大小捐贈遵照平等管理的原則;為受益人取得最多的收益而妥善運用信托基金;信托基金的運用與分配要定期公布。
公益信托主要分三種類型:一是公眾信托:委托人為一定范圍內的公眾的利益而設立的信托。二是公共機構信托:為促進公共機構的管理發展而設立的信托。可以提高公共機構的運行效率。三是慈善性剩余信托:由捐款人設立的一種慈善信托,捐款人可將一部分信托收益用于自己及家庭的生活,剩余部分轉給慈善機構。
設立公益信托,其目的必須是完全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并必須取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接受社會公眾和國家有關機構監督,且不得中途解除合同。
發展公益信托,有利于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通過公益信托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可以節約人力物力,提高辦事效率;由于公益信托基金的建立、運用、停止,都要由國家信托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監督,且更有利于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可以防止公益基金不當使用,保證公益信托資金安全,從而保證公益事業更持久地發展。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名字選取姓氏有哪些規則
2020-12-25被撞人出院后怎么調解
2021-01-09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