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允價值變動核算存在的問題
第一,“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一個損益類的賬戶,期末時其余額已經轉入“本年利潤”,并在當期作為未實現的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列入了當年的利潤表。因此以后年度轉讓此投資性房地產時,該“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余額為零,無余額可結轉。而目前的會計核算將以前期間原已結平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處置當期的“其他業務收入”,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將未實現的收益(損失)在相關資產處置時作為已實現的收益(損失)計入處置當期的損益,但這其實是將以前期間發生的損益計入本期,將會導致處置當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列報不實,違背了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
第二,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其他傳統的損益項目并列列報在利潤表的營業利潤中,不能區分已確認并實現的收益與已確認未實現的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已確認未實現的收益,要等相關資產處置時才能得以實現,現在將其與投資收益等已確認并實現的收益一起列報于營業利潤中,這樣在企業的凈利潤中將包含部分未實現的收益,影響了財務信息的可理解性,不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判斷和決策。
第三,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中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利得(損失)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列報在資產負債表中。而交易性金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利得(損失)則通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列報于利潤表。這種做法并不合理,既然都是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利得(損失),入為地將其分列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不具備足夠的理由。事實上這種規定也并不能有效制止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如果企業真正想要操縱自己的盈利以操控股價,只需改變持有金融資產的目的,就能通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到粉飾企業經營業績的效果。這種持有目的的改變即使在審計時也很難把握。所以為了防止上市公司通過操控盈余提供虛假信息而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記入“資本公積”沒有必要。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裝修合同無效
2020-12-28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